你看過紅蘿蔔的花嗎?下圖便是作者在他的農莊拍下的紅蘿蔔花。兩年多前,他離開科技公司的高職高薪,攜家帶眷從北部搬到台東。現在的他很自豪地告訴大家:「我是台東人!」偶有北部的朋友問他習慣台東的務農生活嗎?他總回答:「除非活不下去,否則就老死在此吧!」

圖文|林義隆

作者農莊裡的紅蘿蔔花

移民台東是個偶然的決定。

2005年初,全家來花東「慢遊」,不是那種走馬看花的快速瀏覽,而是細細地駐足停留,看著台東美麗的山、奔騰的海洋、豐富的動植物、壯觀的地質、悠散的氣息、樸質的居民、滿滿的綠意與湛藍的天空。就這樣我們愛上了台東,夫妻倆動念有一天將搬來此處居住。

在那次旅行中,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——在都蘭釀造天然醋的徐女士。短短兩個半天的停留,她熱心招待陪伴,沒有大魚大肉,只有清新的野菜招待,並帶我們去拔滿園的蘿蔔。當拔完十多個大麻袋的白蘿蔔時,我們汗流浹背,在涼爽的樹蔭下,吹著太平洋的風、遠眺海上的綠島。勞動工作後,一杯白開水都是人間美味,吹著海風都叫幸福。當時,徐女士說了一句:「簡單就是幸福。」這句話更加深了我們移民台東的意志。

那時,恰巧台東南島社區大學正在籌設南島採集館,需要一位專案經理帶領十六位原住民員工,作野菜採集的相關產業(它是台灣絕無僅有的以野菜採集為核心的事業)。台東朋友建議在我還沒買到適宜農耕土地前,可先藉這個工作認識台東,於是面談後我得此職位,就此開始台東的生活。

後來,我又因緣際會地被邀請到「我自然生態農園」工作。主人魏先生堅持有機茶種植已15年,除了有機肥外,其餘一概不用,並以生物多樣性為思考原則,茶園中種植許多果樹以降低溫度,增加多樣生物棲息地。想專心於農耕的魏先生,讓我獨立建立了農園民宿的營運模式,並未農園中的農產品建立銷售平台,使來消費的顧客除了品嚐優質作物外,也能感受到永續的生活態度。

最後我在台東專心務農的時機終於來到。2006年8月,我們成為一公頃農地的主人,完成第一部的夢想——做農夫,也將我們家的農莊取名為「夏耘自然生活農莊」,意思是台東有長長的夏天,農夫即使是夏天也要耕耘。在這一年內,我們同時確定了日後的種植方式——秀明自然農法,秉持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的農耕方法與態度。不用肥料、不用農藥、自家採種子、農作物連作(適時適地為先),再加上種植者的愛心。

不用肥料,包括不用任何有機肥料,如廚餘、豆渣、糞肥等;不用農藥,包括不用任何有機防治資材,如蘇力菌、苦楝精等。聽起來似乎是違背農業常識之作法,但觀察自然運作,山上森林灌叢、路邊野花野草等,都無任何施肥施藥,可見生命自有其韻律之道。

義隆家有名的鳳梨

現代農耕講求量產,變成一定要依賴肥料與農藥,其代價是過量農藥與肥料留在土裡,使土壤力量退化;過量農藥與肥料流入地下水,再到河裡、海裡,污染了許多生物,也造成許多生物的滅絕,總有一天,這些環境的破壞會透過食物鏈的毒性累積讓人類無法承受。再者,我也認為愈能在地自給自足,少消耗能源進行運輸的農耕方式,才是永續農業最好的解答。

將這樣純淨的農耕方法帶到台東,將淨土留給下一代是我的希望。幾年後,我們自家栽種培育的種子更強壯,土壤更潔淨,再加上銷售數量,就有機會說服更多有理念但缺臨門一腳的當地農民採用相同的農法。

作了專職農夫後,每天與太太在園裡與野草奮戰,與土壤為友,與植物為伴,整天留汗,到處酸疼,我也才開始體會到與科技人的光鮮亮麗相比,農夫真是需要被關懷的一個行業。將來,若土地不再有人耕作,農村將逐漸凋零,消失的將不只是大家共同的鄉村記憶,也將是我們共同的根,我們的過去與未來。

義隆的主要作物之一——楊桃。
義大利蜂採楊桃花蜜的畫面你沒見過吧!

移民台東作農的日子裡,生活處處有驚喜。不敢說為農界做什麼大事,但至少在行動上,我們做了些努力。希望有一天我的小孩長大了,也能很自豪的說:「我是台東人,我家以務農維生,我們用的是秀明自然農法的精神在種植作物!」

義隆與兒子在農莊一起工作



夏耘自然生活農莊
電子信箱: barkely.lin@msa.hinet.net
部落格:blog.yam.com/nature_farmer
(2018更新)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arkely.farmer/